10.3969/j.issn.1005-930X.2003.06.00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乙状结肠动力及其血浆、乙状结肠黏膜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Rome Ⅱ诊断标准的便秘型、腹泻型IBS患者及对照组各13例,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的压力波形;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结果:在空腹状态下,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15.9±4.9)显著高于便秘型IBS组(10.9±5.6)和对照组(9.4±3.6),进食后30 min内,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218.7±76.5)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腹泻组的动力指数(86.5±53.4)改变幅度也显著高于便秘组(42.4±29.6).试餐后第60分钟,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65.4±11.7)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便秘组(19.8±14.5)和对照组(23.2±11.3).腹泻型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MT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BS便秘型患者(P<0.01);便秘型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VIP的含量高于正常组及腹泻型IBS(P<0.05),而血浆中VIP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SS的含量在便秘型IBS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腹泻型(P<0.01~0.05);血浆CCK在腹泻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便秘组(P<0.05),在乙状结肠黏膜中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胃肠激素可能在IBS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腹泻型IBS患者胃结肠反射持续时间长;便秘型IBS患者胃结肠反射强度弱且消失快.
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乙状结肠动力
20
R57(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回9920013
2004-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4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