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的防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5235.2001.03.021

羊口疮的防治

引用
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羔羊发病率较高,呈群发性,可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 1 发病情况 1998年3月,敏阳乡兴阳村潘某共养羊128只,其中:6月龄以下的羔羊38只,病羊32只,发病率84.2%;6—12月龄的羊有30只,病羊6只,发病率为20%;12月龄以上的羊有60只,病羊4只,发病率为6.6%。 2 流行病学 此病以6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最多,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也有发病,但发病较少,多在春秋季节流行,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或粘膜的擦伤,如果管理不当,常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3 症状 以口唇,嘴角处皮肤和粘膜出现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严重病例,患部波及整个口唇周围,颜面,严重影响采食。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再结合特征病变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5 防治 5.1 发现病羊及时隔离,然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碘甘油,每天1~2次。对病羊污染过的圈舍和工具用10%石灰乳消毒。 5.2 对健康羊群,注意保护粘膜,皮肤勿使发生损伤,严防创伤感染。 5.3 加强防疫,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每只山羊口腔粘膜内注射0.2毫升。 经过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效果很明显。

羊口疮、发病率、粘膜内注射、流行病学、羊群、严重危害、皮肤、高锰酸钾溶液、羔羊、细胞冻干苗、临床症状、诊断、养羊业、特征、感染途径、发病情况、创伤感染、石灰乳、龙胆紫、碘甘油

17

R39;R57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广西畜牧兽医

1002-5235

45-1163/S

17

2001,1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