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1191.2024.05.001
基于混池测序及遗传图谱定位玉米雄穗分枝数基因
[目的]构建玉米雄穗分枝数极端混池和分子遗传图谱,对雄穗分枝数进行QTL定位,为探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发育机制及选育雄穗分枝数少的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雄穗分枝少的自交系SNM131与雄穗分枝多的自交系HY813组配F2代群体,统计群体各单株的雄穗分枝数,分析其遗传模式.从F2代群体中分别挑选33个雄穗分株少的单株和38个雄穗分枝多的单株构建混池,对2个亲本和2个子代混池分别展开30×、17×和28×覆盖度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获得雄穗分枝数性状的定位区间.利用10K芯片对F2代群体276个单株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型,所得数据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雄穗分枝数表型数据,利用全基因组复合区间作图法(GCIM)进行QTL定位.最后根据定位区间对应的B73参考基因组的物理区段上的基因注释信息,预测调控雄穗分枝数的候选基因.[结果]F2代群体雄穗分枝数平均7.6个,F2代群体在雄穗分枝数性状上偏向母本SNM131,以少雄穗分枝为主.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1812886个SNP标记和24714个插入缺失标记(InDel),并基于混合分组分析法(BSA)进行雄穗分枝数性状分析,最终共获得6个显著关联区间,分布于玉米5、8和10号染色体.其中,10号染色体上一个峰值最高的关联区间(物理位置127.61~129.46 Mb),推测为控制雄穗分枝数性状的主效位点.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2944个SNP标记,总图距3684.3 cM.基于遗传连锁图谱,利用GCIM法共定位到5个QTL,分别分布于1、4、6和10号染色体,单个QTL可解释1.9%~9.9%的表型变异.主效QTL被定位在10号染色体约0.56 Mb的物理区间(127.81~128.37 Mb),关联区间包含有15个有中、高功能变异位点的候选基因,其中TBN-S基因编码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属于TFL1类基因,与花序分生和雄穗分枝数发育密切相关.[结论]通过田间表型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SNP标记定位,将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主效QTL定位在10号染色体长臂约0.56 Mb物理区间内,包含15个中、高变异度的基因,预测TBN-S为候选基因.
玉米、雄穗分枝数、混池测序、QTL定位、候选基因
55
S513.035.3(禾谷类作物)
2024-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4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