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鸟睡莲切花瓶插过程中的生理及观赏性状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1191.2019.06.16

蓝鸟睡莲切花瓶插过程中的生理及观赏性状变化

引用
[目的]观测蓝鸟睡莲(Nymphaea Blue Bird)切花瓶插过程中生理及观赏性状的变化情况,为提高其瓶插寿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蓝鸟睡莲切花瓶插后5d内,每天定时测定其花枝失水量、吸水量、水分平衡值及总糖、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和瓶插液菌落数量等7项生理指标,同时观察其瓶插期间观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蓝鸟睡莲切花瓶插过程中,其花枝的失水量和吸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在瓶插后第3d出现最小值(分别为10.87和10.93 g);水分平衡值和总糖含量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瓶插后第5 d的水分平衡值(-1.33 g)最低,且显著低于瓶插后前4 d(P<0.05);MDA含量的最大值(3.91 mmol/gFW)出现在瓶插后第2 d;Pro含量的最小值(0.68 mg/mL)出现在瓶插后第3 d;随瓶插时间的延长,蓝鸟睡莲切花的观赏品质逐渐下降,其切花瓶插液的菌落数量不断增多,且从瓶插第3d后开始暴发性增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鸟睡莲切花瓶插液的菌落数量与花枝的水分平衡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蓝鸟睡莲切花吸水能力下降、总糖大量消耗、细胞膜透性及瓶插液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瓶插寿命变短,在切花离体后立即采取减少水分蒸发、增大对水分吸收、提供外源营养物质、改善细胞透性及降低瓶插液中微生物含量等综合措施,可延长其寿命和提高观赏价值.

蓝鸟睡莲、切花、瓶插寿命、生理指标、形态变化、观赏品质

50

S682.32(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9041,ZDYF2017025;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6-022

2019-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71-127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南方农业学报

2095-1191

45-1381/S

50

2019,50(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