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云南紫叶子花苞片颜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92/j.issn.1006-1126.20230101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云南紫叶子花苞片颜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引用
为给叶子花苞片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以云南紫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Senjakala')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始花期、转色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苞片进行测序,并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KEGG富集分析苞片颜色的代谢途径,比较每两个时期间的差异基因及表达模式,探究其苞片不同时期的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甜菜碱代谢途径、类黄酮代谢途径、苯丙烷代谢途径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参与云南紫叶子花苞片发育过程,共有145个与苞片颜色相关的单基因簇参与53种酶的合成,并对应53个相应的基因.DOD基因在甜菜碱代谢途径中大量表达,是甜菜碱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类黄酮代谢途径中,基因CHS、CCoAOMT、SAM-MSPI1、TC4H、CYP98A2、F3H和KCS11起正向调控作用,F3'H起负向调控作用,FLS、CHI和NAR既有正向又有负向调控作用;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基因POD、β-GC、COMT、PAL和CAD1均表达显著,是该途径的主要调节基因;基因CCD4、ZEP和AAO是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苞片整个发育过程中既有上调又有下调表达,并呈现一定规律,即与苞片颜色合成代谢或抗逆相关的基因在苞片颜色合成期主要呈上调表达,与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主要呈下调表达.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结果一致,本次转录组数据可靠.

分子育种、转录组测序、叶子花、基因表达

52

S685.99(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2023-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广西林业科学

1006-1126

45-1212/S

52

2023,5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