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7378.2015.03.002
渤海湾西北部沿岸主要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研究
【目的】调查渤海湾西北部沿岸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无机碳(IC)的分布和影响因素,阐明我国近岸不同环境沉积物中 IC 分布形态的异同和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连续浸取方法,根据 IC 在沉积物中的结合强度,将其分为交换态(氯化钠相)、弱碱结合态(氨水相)、强碱结合态(氢氧化钠相)、弱酸结合态(盐酸羟胺相)和残渣态,分析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 IC 含量,并讨论其与各地球化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渤海湾西北部沿岸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总 IC 的平均含量为6.76 mg/g。沉积物中各相 IC 的平均含量为盐酸羟胺相(3.21 mg/g)>残渣相(1.92 mg/g)>氨水相(0.77 mg/g)>氯化钠相(0.64 mg/g)>氢氧化钠相(0.22 mg/g)。盐酸羟胺相是沉积物 IC 的主要形态。总有机碳(TOC)对各形态 IC 影响较强。氨水相 IC 与沉积物各参数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结论】研究区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 IC 的组成和分布空间变化显著,不同地点样品中 IC 的活跃程度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因子差异很大。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连续浸取、无机碳形态、河流
P76(海洋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11020702资助。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