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缓慢心律失常
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十分常见;但患病率尚未确定。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表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和病窦的病死率亦随年龄而增高。 上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可能由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弥漫性年龄性组织学变化所致:如窦房结内P细胞数减少(从60岁至75岁减少10%)和脂肪组织增多,希氏束内纤维和脂肪组织增多以及传导系统发生淀粉样蛋白浸润等;另外也与随着年龄心脏整个传导系统纤维化的发生数量增加有关。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常在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淀粉样变性的病人中发生;其临床表现和诊断与中青年病人基本相同。 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可由窦房结任何部位的病变引起,其病因有下壁心肌梗死、低体温、粘液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等;但健康老人也能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有人对1组窦性心律低于50次/min的健康老人进行5年的追踪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增高。老年人窦房阻滞的最常见病因有心肌缺血、强心甙中毒和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年龄性组织学变化;和窦性心动过缓一样无需特殊治疗。老年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结果,也可由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和某些药物(如地高辛、β阻滞剂、钙拮抗剂和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引起;通常也无需特殊治疗。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最常由洋地黄中毒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一般为短暂性,多不需特殊治疗。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或传导系统变性引起,常有明显临床症状,可出现阿—斯氏综合征;由于随时能发展为Ⅲ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故应及时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老年人病窦的最常见病因是冠心病和原发性窦房结损害(变性);易发生昏厥、急性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当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速性心房颤动时应给予地高辛或进行电复律,而并发心动过缓时应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老年人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发生,是预后不良的征兆,尚无特殊疗法,应引起临床上注意。(丁国林 王简云摘)
老年人、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心脏传导系统、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系统发生、年龄、患病率、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冠心病、脂肪组织、健康老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常见病因、快速性心房颤动
22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