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x基因突变引起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231536-20200224-00012-1

SDHx基因突变引起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研究进展

引用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es and paragangliomas,PCC/PGL)是分别产生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和自主性副神经节的、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腺肿瘤,部分PCC/PGL由基因的突变引起。PCC/PGL具有广泛的遗传异质性,有20多个易感基因的突变可引起PCC/PGL。易感基因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基因,如 SDHx(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 VHL、 PHD2、 FH、 IDH、 HIF2A和 MDH2通过"伪缺氧"信号转导通路使嗜铬细胞发生转化,第二类基因,如 RET、 NF1、 KIF1Bβ、 MAX和 TMEM127等,则通过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使嗜铬细胞发生转化。本文综述了 SDHx(包括 SDHD、 SDHC、 SDHB、 SDHA、 SDHAF1和 SDHAF2基因)引起的PCC/PGL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遗传异质性以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尚未完全揭晓的PCC/PGL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对研究PCC/PGL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及其诊断、病情恶化风险评估和发现潜在的治疗手段有所启示,也可以为临床遗传咨询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SDHx、基因型、表现型、"伪缺氧"信号转导通路、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44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6-3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遗传学杂志

1673-4386

23-1536/R

44

2021,4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