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0/sjsscj.2009.05.011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引用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方式以及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DSA确定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途径出现的概率、种类,并分析与影像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42例中78例(54.9%)出现侧支循环,其中Willis环代偿44例(56.4%),颅外代偿5例(6.4%),联合代偿29例(37.2%).侧支循环的出现率与狭窄程度相关(P<0.05);双侧狭窄出现代偿的几率要高于单侧,联合代偿多见于单侧闭塞患者(P<0.05).在单纯动脉狭窄时,Willis代偿是主要方式;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时,联合代偿是其重要途径.分水岭梗死则多见于有侧支循环患者(P<0.05).结论:不同狭窄程度影响侧支循环的形成,而后者与梗死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脑梗死

4

R741;R741.0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9-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40-3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1001-117X

42-1759/R

4

2009,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