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阿霉素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体内外性能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181.2016.04.003

载阿霉素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体内外性能研究

引用
目的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b-PEG-b-PCL)为载体材料,制备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研究.方法 以PCL-b-PEG-b-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出载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采用MTS法研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EMT6细胞对纳米粒的细胞吞噬,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纳米粒在荷EMT6乳腺癌小鼠的组织分布.结果 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成功制备出载DOX聚合物纳米粒,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表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30.8 nm,且粒径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为0.200).DOX在聚合物纳米粒中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71±2.05)%和(8.71±0.57)%.细胞毒性研究发现,空白纳米粒对EMT6细胞无毒性,而载入DOX后,DOX-NPs的细胞毒性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DOX质量浓度较高(20 μg/ml和40μg/ml)和孵育时间较长(72 h)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与游离DOX的细胞毒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发现,EMT6乳腺癌细胞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共同孵育后,DOX的荧光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与游离DOX共同孵育后,DOX的红色荧光主要出现在细胞核中.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表明,分别对荷EMT6乳腺癌小鼠尾静脉注射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及游离DOX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可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在肿瘤部位有效聚集.结论 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具有适合静脉注射的粒径、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及良好的被动靶向特性,是一种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聚合物纳米粒、被动靶向、药物递送、乳腺癌、阿霉素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1793,51373199,8167180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JCZDJC383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ZX310095,2016ZX310098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571793,51373199,81671806;Tianji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15JCZDJC38300;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Programs in National Nonprofi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2016ZX310095,2016ZX310098

201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02-206,后插7-后插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1673-4181

12-1382/R

39

2016,3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