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21.07.013

小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引用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是指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72 h内、脑血管痉挛出现前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影响SAH转归的关键因素。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包括细胞代谢、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等,其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后发生M1/M2极化,一方面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 CaSR)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 TREM-1)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SAH后的神经元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等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表达神经球蛋白和血红素加氧酶-1等发挥抗炎保护作用。文章就SAH后EBI中小胶质细胞的M1/M2极化过程及其双重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小胶质细胞、炎症、细胞凋亡、血脑屏障、脑水肿、神经保护

2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49-5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1673-4165

11-5541/R

29

2021,29(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