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4157.2019.02.002
替勃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替勃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勃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A组),替勃龙治疗组(B组)及唑来膦酸治疗组(C组),每组40例.A组予以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每年1次,联合替勃龙2.5 mg qd,1年后替勃龙减至维持量1.25 mg qd,总疗程2年;B组予以替勃龙2.5 mg qd,1年后减至维持量1.25 mg qd,总疗程2年;C组予以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每年1次,总疗程2年.各组均于治疗第0、3、6、12、24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片段(β-CTX)的测定;于治疗第0、6、12、24个月测定25羟维生素D(25OHD)、雌激素及卵泡刺激素(FSH);于治疗第0、12、24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1~4(L1~4)及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3、6、12、24个月A组及C组临床疼痛症状有效缓解,VA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66.236、104.766,P均<0.05),B组VAS无显著变化.治疗第6、12、24个月3组P1NP、β-CTX及25OHD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F=14.291~65.044,P均<0.05);治疗第6、12、24个月A组P1NP、β-CTX水平降低优于其他两组(F=3.517~110.317,P均<0.05),且在治疗第3个月仅A组β-CTX水平显著改善(F=36.584,P<0.05).治疗第12、24个月3组L1~4及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F=13.455~77.341,P均<0.05);治疗第24个月A组L1~4及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值增加优于其他两组(F=13.958、10.759,P均<0.05);与同组治疗12个月后相比,A组治疗24个月后L1~4及右侧股骨颈骨密度进一步增加(F=48.450、77.314,P均<0.05).A组及B组在治疗后绝经相关症状显著改善,FSH水平降低(F=43.097、52.818,P均<0.05),但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A组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x2=25.048,P<0.05),但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替勃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PMOP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替勃龙、唑来膦酸、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
39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7-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