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脑-心双死亡供肾肾移植及免疫方案经验总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416.2018.03.015

单中心脑-心双死亡供肾肾移植及免疫方案经验总结

引用
目的 探讨脑-心双死亡(donation after brain plus cardiac death,DBCD)供肾肾移植的经验及免疫抑制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完成的80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采用双剂量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治疗,术后均使用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和他克莫司胶囊抗排斥治疗,随访1年,统计术后急性排斥、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人肾存活、并发症情况,对不良事件及实验室异常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80例受者在第1、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100)、100.0% (100/100)、98.7%(79/80)、97.5%(78/8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7.5%(78/80)、97.5%(78/80)、96.2%(77/80)、95.0%(76/80),80例受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 13例,发生率16.3%,DGF组与无DGF组患者生存率及移植肾存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P=0.372),急性排斥患者5例,发生率6.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围手术期泌尿系感染受者5例、带状疱疹感染受者2例、腹腔感染受者2例.结论 DBCD是解决我国器官短缺的重要手段,为扩大供肾来源开辟了新途径,以双剂量巴利昔单抗为免疫诱导方案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他克莫司胶囊免疫抑制方案能有效较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与耐受性较好.

肾移植、脑死亡、免疫疗法

38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6AB002441;2013年佛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项目-佛山市科技平台2013AG10008.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or Health of Foshan City2016AB002441;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of Innovative Urban Construction-Science andTechnology Platform of Foshan2013AG10008

2018-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12-4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1673-4416

43-1460/R

38

2018,3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