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住院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保护性因素.方法 在广州市4家精神科住院部连续入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65例,采用自编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调查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并进行分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分类患者生活质量差异,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结果 共465名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四所医院患者生理领域评分(58.15±15.65)、心理领域评分(49.13±8.20)、社会关系领域评分(48.78±15.83)、环境领域评分(51.48±14.44),均低于中国常模标准(P<0.05).在睡眠时长、运动情况、年龄、有无合并躯体慢性病、性别、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病程、吸烟情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文化程度、体重状态、起病年龄、饮酒情况上无显著差异,均P>0.05.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曾经结婚或同居、自知力水平高、睡眠时长>7小时、规律运动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性别*自知力水平、婚姻状况*睡眠时长*运动情况、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睡眠时长*运动情况、性别*婚姻状况*自知力水平*运动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交互作用影响.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多种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相关,应根据相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
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睡眠、运动
51
R749.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2024-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6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