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293.2009.06.001
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我国国情和医疗管理体制现状下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自逐步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以来(1995~2008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分析反应高危儿管理后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围产期死亡率、窒息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围产因素、干预效果及对气质影响因素、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的预警情况等.结果 1999~2008年分娩数及高危妊娠数逐年增加,但围产儿死亡率、窒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各种高危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30.5%)、母亲早期感染史(28.5%)、母亲患妊娠糖尿病者(27.8%)、足月小样儿(26.7%)、早产儿(25.8%)、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1%)、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史(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等;系统管理高危儿较门诊对照组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发现早、疗程短、疗效好.且气质研究对高危儿系统管理作用重大;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确有预警作用.结论 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围产儿生活质量.
围产儿、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生活质量
20
R174(妇幼卫生)
2010-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13-6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