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柑褐斑病的病原鉴定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杂柑褐斑病的病原鉴定

引用
[目的]明确引起两杂柑品种(‘天草’和‘费尔切尔德’)严重落叶、枯梢现象的病原菌.[方法]在重庆柑橘园区采集典型染病杂柑叶片和果实,对染病组织进行分离,得到10株代表菌株,随机选取菌株FL-1和TCL-1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验证.采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e ndo PG)片段引物PG2和PG3进行分子鉴定.[结果]鉴定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颜色呈橄榄色,产生黑色色素浸入培养基内,褐色分生孢子,多呈链状分隔.将测序结果提交GenRank通过与NCBI已登录的柑橘褐斑病菌endo PG序列比对发现,相似率高达99%.[结论]通过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研究结合分子鉴定技术表明2种杂柑上发生的病害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 lternaria alternata (Fr.)Keissler],与重庆万州红橘爆发的病害同系柑橘褐斑病.

杂柑、褐斑病、链格孢、鉴定

31

S666.1(果树园艺)

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976;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2GG-YYJS0475

2014-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92-295,封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果树学报

1009-9980

41-1308/S

31

2014,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