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猕猴桃突变体果实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红阳’猕猴桃突变体果实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红肉猕猴桃发育过程中果实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相关结构基因的功能.[方法]以‘红阳’突变体‘HY-09’同一果实的中果皮和内果皮为试材,采用pH示差法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Permut Matrix软件对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了不同部位和发育时期的双向分层聚类分析.[结果]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中果皮始终未能检测到花青苷的存在,而内果皮在花后67 d即有花青苷的积累,之后随果实发育进程花青苷含量逐步升高,至盛花后122 d时达最高值,随后至采收时稍有下降.对花青苷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进行qPCR检测分析,发现CHS2、CHI、F3H2、F3’H1、DFR2、A NS4、F3GT1和F3GGT1在中果皮和内果皮中都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和变化规律截然不同.所有基因在中果皮中的表达除盛花后47 d表达量稍高之外,其他时期都很微弱.内果皮中的CHS2、CHI、F3’H1、DFR2、ANS4、F3GGT1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量均较高,之后下降,至果实成熟时表达量最低;而F3H2和F3GT1的表达量高峰值出现在盛花后67 d,在果实发育后期仍保持较高量的表达,这与内果皮中花青苷积累模式相吻合.双聚类分析发现F3H2和F3GT1聚为一类,并与其他基因明显分开,说明2者的表达模式相似.[结论]红肉猕猴桃花青苷主要在内果皮中积累,相应地结构基因表达水平内果皮高于中果皮.且F3H2和F3GT1两个结构基因可能在猕猴桃花青苷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很有可能是花青苷合成的关键基因.

红肉猕猴桃、花青苷、结构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31

S663.4(果树园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38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14023;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2246

2014-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9-174,封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果树学报

1009-9980

41-1308/S

31

2014,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