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弓韬表面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及显微分析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4/j.issn.1000-0593(2020)11-00-05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弓韬表面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及显微分析研究

引用
为了研究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出土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在876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β-D-葡萄糖苷键的特征吸收振动谱带,在1080 cm-1波数处和1033 cm-1波数处有纤维素中葡萄糖环中C—O醚键的伸缩振动峰.结合样品红外谱图在动物纤维应有的峰位1658 cm-1左右和1534 cm-1左右未出现吸收峰推测弓韬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为棉、麻类植物纤维编织而成.此外,样品红外光谱在1637 cm-1处有木质素中共轭羰基和C C伸缩振动的重叠吸收峰,以及1434 cm-1处有纤维素与木质素中C H2的弯曲振动峰.基于棉纤维在1434 cm-1左右无吸收峰,亚麻纤维在1730和1434 cm-1附近有吸收峰,而苎麻纤维只在1434 cm-1附近有吸收峰的判断标准,推测弓韬遗迹表面的纺织品残留物为苎麻织物.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样品表面形态均一,呈细微片状垒结,未见平行排列的纤维以及表面的节理信息.判断是因纺织品长时间埋藏、降解,导致纤维物理结构消失所致.三维视频显微镜测量结果表明,纺织品残留物的纺织密度为9×9根·cm-2,与其他遗址出土的纺织品痕迹相比经纬稀疏,密度并未达到制作服饰的要求.经纬线直径分别为(0.965±0.029)和(0.982±0.019)m m(95% 置信水平),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经、纬线径差异不显著.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了弓韬制作之初在其表面曾缠绕过苎麻织物的结论,推测其用途为包裹以便于持握及加固弓韬.

秦始皇兵马俑、弓韬、纺织品残留物、红外光谱分析、显微分析

40

K854.2(文物考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0-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18-36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00-0593

11-2200/O4

40

2020,4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