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548/j.2096-269x.2019.01.011

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应用

引用
与年龄相关的颈椎退变在中年人群中占50%以上,是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和韧带肥厚,可压迫颈神经或脊髓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严重者常需手术干预,手术分为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路联合入路. 目前常用的前路手术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和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 20 世纪50 年代,Smith和Robinson[2]首次报道了ACDF,近年来,ACDF虽然历经各种改良,但因其显露容易,创伤小,能直接去除致压物,减压彻底,术后康复快,临床疗效满意,仍然是颈椎前路手术的金标准[3]. 在ACDF中减压是核心技术,融合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减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得骨性融合. 自体骨融合虽然效果可靠、融合率高,但存在移植骨脱出、塌陷等风险,同时也可能引发供骨区的并发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椎间融合器( cage)应运而生. 为了提高融合率和临床疗效, cage的设计和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其设计经历了BAK、螺纹式、钛网、自锁式零切迹等的发展,材料也有自体骨、增强涂层以及可吸收材料等.

颈椎椎间融合器

4

R687.3;R318.08;R445

2019-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6-49,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96-269X

10-1396/R

4

2019,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