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15/j.cnki.2096-9899.230927

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引用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世所共有的,4个属(Ordolagus,Tataromys,Tsagonomys和Bagacricetodon)和Eucricetodon属的4个种 的时代分布仅限于渐新世,Bagacricetodoni属限于晚渐新世,Glis和Eomyodon两属在晚渐新世时首次出现.根据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时代可能为晚渐新世,这与根据大哺乳动物化石得出的结论一致.与中亚和东亚地区其他已知的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比较,由于该动物群中具有两个原仅在始新世出现的属(Anatolechinos和Gobiomys)和缺少较进步的属,其时代比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带Ⅲ和蒙古湖谷地区的生物带C稍早.这与现在对毛沟剖面的古地磁解释大致一致,即椒子沟组的下界可能与Chron C10r(~29 Ma)相当.牙沟动物群包含有大量喜欢干旱的zapodines,ctenodactylids,cricetids,lagomorphs和穴居的Tsaganomys化石,而且产化石地层的岩性主要是由含有石膏的褐红色泥岩组成,这些都倾向于表明牙沟地区在晚渐新世时主要为半干旱的林地-灌木林地环境.在晚渐新世时,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共有4属小哺乳动物,而在亚洲和北美洲只共有一属动物,这表明在晚渐新世时,欧亚之间动物群的交流要比亚洲与北美之间的多,这可能与土尔盖海峡在晚渐新世时消失有关.

甘肃临夏牙沟、晚渐新世、椒子沟组、小哺乳动物化石

61

Q915.873(古生物学)

2023-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3页

284-31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1000-3118

11-1905/Q

61

2023,6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