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哺乳纲:全齿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哺乳纲:全齿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引用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 & 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 & Qi,1982和M.?minor Qi,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mongoliensis Osborn,1924一致,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xintaiensis Chow & Qi,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xintaiensis;Metacoryphodon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zhichengensis Lei et al.,1987、E.youngi Xu,1980、E.xintaiensis Chow & Qi,1982、E.mongoliensis Osborn,1924、E.crassum Tong & Tang,1977和E.sishuiensis Wang,1994.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E.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约为53~49 Ma.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始新世、阿山头组、伊尔丁曼哈组、冠齿兽科

50

Q915.873(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821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32010;40802009;中国科学院化石发掘与修理特别支持费资助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58-28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古脊椎动物学报

1000-3118

11-1905/Q

50

2012,5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