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3118.2008.04.005
中国中生代鸟类后肢骨骼的长度比例特征及栖息习性的分析
通过对18目59科137例现生不同栖息习性鸟类的后肢3块骨骼(股骨、胫跗骨和跗跖骨)长度比例的观察和特征分析,推断出鸟类的栖息习性与后肢3块骨骼中各骨骼长度所占总长度的比例存在密切的关系.即在所有鸟类的后肢骨骼中,胫跗骨的长度占3块骨骼的比例为最大;地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股骨的长度要短于跗跖骨;树柄鸟类后肢骨骼中股骨的长度要长于跗跖骨.鸟类后肢3块骨骼的长度比例特征是鸟类长期对栖息等行为适应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中生代14例鸟类的栖息习性进行了分析,利用三元投影的统计方法,并以国内外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21例鸟类标本作为对比参考,得出辽西中生代不同类型鸟类的栖息行为特征:基干鸟类以树栖为主要习性,其中个别鸟类还具有攀援的习性,而反鸟类则是典型的树栖鸟类,今鸟类兼有树、地柄的习性.研究表明,在现行的鸟类系统发育框架下,树柄适应(及攀援)代表了鸟类演化历史中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这一结论也支持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中生代鸟类栖息习性分异的多样性反映了早期鸟类演化过程中自身以及与其他同期生物在生态空间和食物资源的竞争的加剧和对环境的不断适应.
中国、中生代、鸟类、后肢比例、柄息习性
46
Q915.865(古生物学)
2008-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