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的巨型兽脚类恐龙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118.2008.02.007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的巨型兽脚类恐龙

引用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Eberth et al.,2001)产出过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化石(Russeu and Zheng,1993),但产出的兽脚类恐龙个体则相对较小(Currie and Zhao,1993).我们近年来在石树沟组中采集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Clark etal.,2006),其中包括许多零散的骨骼和牙齿标本.本文报道一个产自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牙齿化石(IVPP V 15310),对于全面了解石树沟脊椎动物群具有一定意义.V 15310保存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上颌齿或下颌齿的齿冠.它具有典型兽脚类恐龙才齿的特征:强烈侧扁,向后弯曲,前后缘有锯齿.齿冠有几种不同的磨蚀面:齿尖磨蚀成近圆形,靠近齿尖的齿冠前缘有一较大的平的磨蚀面,锯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磨蚀.V 15310很大,相关的测量数据和一些白垩纪的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测量数据相近.依据我们定义的一个定量评估锯齿大小的指标(锯齿大小指数),得出V 15310的锯齿大小指数非常小,与霸王龙相似,这与锯齿和齿冠大小具有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Farlow et al,1991).V 15310的另外一些形态特征对于推断它在兽脚类中的系统位置也提供了帮助.这些特征包括后缘锯齿明显高于前缘锯齿以及齿冠的唇侧和舌侧都有微弱的釉质褶皱.根据牙齿大小、釉质褶皱的发育程度以及锯齿的形态(Sereno et al.,1996;Chure et al.,1999;Holtz,2004),V 15310被归人中国盗龙类.其中,后缘锯齿和前缘锯齿的基部长度近似,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特征组合可能是中国盗龙类的一个鉴定特征.这一特征组合也见于四川的中国盗龙类.相比而言,V 15310在已报道的侏罗纪兽脚类恐龙牙齿中尺寸最大(Smith,2005;Smith et al.,2005),大小接近白垩纪的一些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新材料的发现表明兽脚类至少在晚侏罗世早期就已演化出了这种巨型体型.

准噶尔盆地、中晚侏罗世、石树沟组、兽脚类恐龙、牙齿

46

Q915.864(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10178;40125006;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2008-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7-16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古脊椎动物学报

1000-3118

11-1905/Q

46

2008,4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