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118.2003.04.008

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

引用
首次记述了亚洲北大陆的犁齿鱼化石.标本采自湖北松滋县黑?口洋溪组.新的标本在个体较小、最大体高位于臀鳍起点处、背鳍起点靠后、背鳍具有12根鳍条、尾上骨缺失、第一末端尾椎(U1+2)上只有一根神经棘等方面显著不同于犁齿鱼属的三个已知种(P. encaustus、P. testis 和P. queenslandicus),代表了一新种(松滋犁齿鱼Phareodus songziensis sp. nov.).P. encaustus和P. testis幼体的体形较长,为纺锤形,但到成体后,体形明显加高.P. encaustus的体长可达54cm,P. testis的可达30cm,而松滋犁齿鱼的体长可能只有12cm,和上述两个种的幼体差不多.但是,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高,其轮廓和北美两个种的成体很相似,因此,虽然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小,但很可能代表了成年个体.松滋犁齿鱼的体形和东南亚的Musperia radiata(可能为Phareodus的同物异名)比较相似.Musperia的背鳍较大、背鳍鳍条为23根、背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相对、背鳍第一鳍条支持骨和臀鳍第一鳍条支持骨与同一个脊椎相连、第一末端尾椎上有两个神经棘,这些特征说明,Musperia和松滋犁齿鱼不同,而和北美的Phareodus的关系可能更近.

湖北松滋、始新世、骨舌鱼科、动物地理

41

Q915.862(古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20000777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126,KZCXZ-114-010307

2004-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27-3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古脊椎动物学报

1000-3118

11-1905/Q

41

2003,4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