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48/j.cnki.jalre.2021.313
植被恢复后光伏电站内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稳定性研究
以光伏电站电板不同位置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对前檐、列间和后檐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进行分析,探讨电板位置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评价指标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土壤团聚体含量、MWD及GMD均表现为列间>后檐>前檐,且列间质地粗化度值最小,土壤抗蚀力最强.前檐土壤大团聚体(>0.25mm)含量低,稳定性最差.同时相关分析表明,>2mm和2-0.2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MWD和GM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0.25-0.053mm和<0.053mm团聚体与MWD值以及GMD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所以>2mm和2-0.25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以及MWD和GMD可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由于光伏电站迎风方向、水流冲刷以及人为干扰因素导致前檐土壤结构破坏,可以在其周围建设防护措施,从而实现电站内土壤可持续平衡发展.
光伏电站;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团聚体稳定性
35
S15(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008
2021-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