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人粮关系及其变化研究
以基于县域尺度的1980年、1990年、2000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人口粮食匹配曲线、基尼系数等指标,分析计算中国县域尺度的人口粮食关系,揭示中国县域人-粮关系及其演变规律,旨在为统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0年我国人口粮食匹配不均衡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集中趋势增强,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人口粮食匹配区域差异增大,在粮食整体尚不充裕的前提下,粮食的区域分工和调配对实现国家层面上的粮食安全作用重要;2)我国人口粮食匹配经历了一个由"低水平的相对均衡-较高水平的不均衡-相对低水平的更不均衡"变化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粮食整体水平较低且人口匹配不均衡的阶段,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一旦粮食产量减少就会导致广大区域大量的粮食亏缺;3)1980-2000年我国贫困地区人粮矛盾趋于缓和,但在整体上仍处于粮食亏缺状态,贫困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较为严重。1980至2000年粮食生产大县持续粮食盈余,且余粮量整体成增长趋势,为提高我国粮食供给、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人口、粮食、县域、中国
25
F307.11(农业经济理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kycx-sw-333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