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866/j.azr.2022.04.32

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

引用
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不同农田和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小麦留茬地、葵花留茬地、翻耕地、退耕地4种农田土壤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平均粒径、标准差、偏度、峰度,对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地抗风蚀能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以细砂、极细砂和粉粒为主,占比达80%~85%.(2)土壤粒度组成由细到粗为:翻耕1 a>天然草地>翻耕边坡>小麦留茬>翻耕15 a>退耕5 a>葵花留茬,沙粒平均粒径为2.12~2.61.(3)各层土壤分选性较差,偏度均表现为正偏且近于对称,峰度属于宽平态.土壤易风蚀颗粒粒径范围在200~400μm.(4)与天然草地相比,农田垦殖利用导致土壤粒径分布范围扩大,粒径整体趋于粗粒化.

农牧交错带、农田、土壤粒径、耕作方式、武川县

39

X513;S157.1;S851.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2-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322-13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干旱区研究

1001-4675

65-1095/X

39

2022,3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