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2-0279
冷涡影响下两次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对比分析
为深入认识冷涡影响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的差异,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2016年6月13日和2018年6月13日山东两次同受冷涡影响但分别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和风雹天气为主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过程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过程Ⅰ,降水效率高,在其发展阶段回波质心高度低,成熟阶段形成强降水超级单体,最强降水出现在中气旋附近;以风雹天气为主的过程Ⅱ,雷暴大风强度具有极端性,对流风暴发展深厚,60 dBZ以上强回波发展至-20℃层高度之上并持续,是产生大冰雹的重要原因.两次过程的强风均出现在弓形回波反射率因子核心前部和超级单体后侧下沉气流区.(2)过程Ⅰ不稳定条件中等,西南气流配合湿区使低层增湿,950~850 hPa形成近饱和层并增厚,干层位于500 hPa以上,构成上干下湿层结,对流在地面辐合线和地面湿舌顶端叠加处触发;过程Ⅱ热力和动力不稳定强,中空急流与800~600 hPa的显著干层为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触发抬升系统是暖锋,比过程Ⅰ更深厚.环境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两次过程天气类型的差异.
冷涡、强对流、环境条件、垂直风切变
41
P458.3(天气预报)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山东省精准预报技术创新团队项目
2023-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7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