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的考辩,建立由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区分为5个等级类别:最高(西安)、较高(宝鸡、延安、铜川、榆林)、中等(成阳)、较低(安康、汉中、渭南)和最低(商洛),区域差异呈现为陕北较高,陕南较低,关中(西安)突出的现象.不同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因素之间、相同城市的各评价因素之间皆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发展不均衡.陕西省城镇化过程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发展,而人口集聚及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与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表现,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化综合发展并不同步,需要统筹城乡、兼顾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AHP-熵值法、城乡统筹、陕西省
36
F291.1(城市与市政经济)
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0601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K08-06
2013-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5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