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杏园土壤综合肥力对人工生草模式的响应及其环境解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606/j.issn.1000-7601.2018.04.05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杏园土壤综合肥力对人工生草模式的响应及其环境解释

引用
为了揭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杏园土壤综合肥力对3种不同人工生草管理模式(模式A:杏树+黄花菜;模式B:杏树+紫花苜蓿;模式C:杏树+黄花菜+紫花苜蓿)及对照组CK(杏树+清耕)的响应机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14项土壤环境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在模式A和C下活性最高,分别为18.18±0.51μg·g-1·h-1和213.15±3.69μg·g-1·h-1,而土壤脲酶则在模式B和C中活性最高,分别为25.52±0.79μg·g-1·h-1和26.44±0.57μg·g-1·h-1,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在3个模式间无显著差异,但模式B(36.46±1.84 mg·kg-1)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生草模式下均呈模式C>模式B>模式A>CK,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在模式B和模式C之间无显著差异.NMDS排序结果表明,影响杏树林不同生草模式土壤肥力差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Patrick丰富度指数(r2=0.8489)和土壤脲酶(r2=0.8111).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酶活性及理化特性的总叠加效应共同解释杏树根际土壤综合肥力变异的79%,而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学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41%),土壤理化特性(3%)的独立效应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要明显低于土壤酶活性(15%)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13%).

杏园、人工生草、管理模式、土壤综合肥力、陇东黄土高原

36

S158(土壤学)

甘肃省公益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项目GSJY-ZC2016333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9-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000-7601

61-1088/S

36

2018,3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