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10.21.058
乳腺癌抗-EGFR治疗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 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新的生物标记物和广为接受的临床诊疗指引对乳腺癌进行分类,但是我们仍然面临乳腺癌分类上的难题并且要难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虽然EGFR(epidermal grówth factor receptor)和HER-2在很多正在进行的抗-EGFR治疗临床研究中是评价疗效的生物标记物,但是它们的表达并不能作为临床获益的充分预测证据,并且不能任意使用它们作为评价乳腺癌抗-EGFR治疗是否有效的标准 [1].因此,基于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强化乳腺癌的诊断依据,以提高现有治疗策略的疗效,尤其是改进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物的治疗效果,这也是抗-EGFR治疗的临床策略之一.本文主要概述乳腺癌抗-EGFR治疗的机制,总结乳腺癌抗-EGFR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最新进展.
乳腺癌、EGFR、治疗效果、机制、生物标记物、临床诊疗、激酶抑制物、单克隆抗体、最新进展、治疗策略、诊断依据、任意使用、评价疗效、临床应用、临床研究、临床获益、分类、receptor、小分子、酪氨酸
31
R73;R57
201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874-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