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448.2008.06.034
五种去金属托槽粘结剂法对牙釉质厚度影响的定量研究
目的 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去釉质粘结剂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50颗,按去粘结剂方法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所有牙齿的釉质损失量.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结果表明五实验组釉质厚度损失量按A组(碳钨车针组)、B组(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C组(金刚砂车针+碳钨车针组)、D组(不锈钢凸轮组)、E组(金刚砂车针组)递增,A组、B组同E组、D组、c组的釉质损失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与B组间的釉质损失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去粘结剂后电镜观察釉质表面,A组和B组釉质表面规则,无明显划痕,D组和C组釉质表面粗糙,划痕明显.E组釉质表面最为粗糙,可见多数明显深划痕.结论 碳钨车针组和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对釉质损失影响小,两者均为较好的去粘结剂方法.
牙釉质、去粘结、扫描电镜、万能工具显微镜
29
R78;R47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2006344
2008-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6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