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般若"物"观及其诗学意义
佛教般若学将"物"分为"物色"与"物性"两个层次,启发人们透过变动不居之"物色"而证悟空空之"物性".魏晋南北朝,随着般若学的流行,"物色"演变为诗学范畴.中唐诗学从般若中观思维出发,努力探寻诗的"象外"之意,从而促进了意境理论的成熟.可以说,对"物性"的证取,是意象理论向意境理论发展的关键.
般若;物色;物性;意境
2021-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16-229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般若;物色;物性;意境
2021-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16-2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