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114X.2023.05.007
论宋明儒学工夫论从胡五峰、张南轩到朱子、阳明的演进
从胡五峰和张南轩到朱子、王阳明,构成宋明儒学工夫论演进的一条未受重视的重要线索.五峰和南轩主张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论,强调觉察和体认发用的本心,使本心主导人的意识和行动.朱子质疑单纯在发用中察识和涵养本心是难以把握本心和保持本心的,认为只有在强调区分未发之性与已发之情、未发之静与已发之动阶段的工夫的基础上,引入穷理工夫和居敬工夫(尤其是静中涵养工夫),才能解决上述问题.阳明反驳朱子的观点,便面临了五峰和南轩面临的问题,即人难以在发用中把握和保持本心.对此他主要通过强调良知本心的直接性以及后天的着实用意、精察克治加以解决.经由这一正反合的演进过程,一条既凭借发自先天的本心,又凭借后天努力的为学道路臻于成熟.与其他各家工夫论相比,其特点是既简易而又严密.
察识、涵养、居敬、穷理、直接性、后天努力
B24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ZD036
2023-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