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114X.2021.05.018
当代美学论争中的方法论、本体论问题
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一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主客观性问题,没有形成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自觉.它们分别依据物质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在方法论方面主要是采用了演绎方法,即从物质或社会存在来推导出美的主客观性.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美学论争,主要讨论美的本质问题,其中反映论美学坚持物质本体论,而实践美学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在方法论方面,蔡仪一派主要是依据经验归纳方法,提出了"美是典型"的论断,而李泽厚则采用了逻辑-历史的方法,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观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展开了第三次美学论争,主要是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包括新实践美学和李泽厚后期美学的论争.后实践美学提出了存在本体论,而新实践美学也转向了本体论建构,如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李泽厚则建立了情本体美学.在方法论方面,后实践美学提出了现象学方法论,建立了审美现象学;而新实践美学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还是采用了逻辑-历史的方法.李泽厚依据中国文化传统,建立了情本体美学,属于经验归纳方法.
美学论争;方法论;本体论;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
I01(文艺美学)
2021-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