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生物农药对黛袋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22.02.010

5种生物农药对黛袋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引用
[目的]比较植保无人机喷施5种生物农药对黛袋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明确其林间最佳稀释倍数,为无公害防控黛袋蛾幼虫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无人机喷雾技术,选用Ⅰ、Ⅱ和Ⅲ3个浓度配比的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液和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等5种生物农药,开展尾巨桉人工林黛袋蛾幼虫防治试验.[结果]施药后5 d,5种农药Ⅰ浓度和Ⅱ浓度对黛袋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超过85%.施药后6 d,各农药的最佳林间剂量:1.2%烟碱·苦参碱和1.5%苦参碱均为1200倍液;4%鱼藤酮为1000倍液;25%阿维·灭幼脲和1%苦参·藜芦碱均为800倍液.[结论]5种生物农药Ⅰ浓度和Ⅱ浓度对黛袋蛾幼虫致死作用强,防治效果理想,可实现无公害防控.

黛袋蛾、尾巨桉、生物农药、剂量、防治效果

18

S767.3+7(森林保护学)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7R1011-8

2022-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1-13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亚热带农业研究

1673-0925

35-1279/S

18

2022,18(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