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IVKA-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血清PIVKA-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引用
我国肝细胞肝癌(HCC)占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90%。目前常用甲胎蛋白(AFP)筛查及诊断肝细胞肝癌,但是对于AFP低浓度或阴性的患者容易造成漏诊。在欧洲AFP阴性率更高,包括肝内胆管癌、高分化和低分化的HCC或HCC已坏死液化者AFP水平均可出现不增高的情况[1]。异常凝血酶原与正常凝血酶原的区别在于其氨基酸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残基未经羧基化。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内质网不能将PIVKA-Ⅱ羧化成有活性的正常凝血酶原,从而使血清PIVKA-Ⅱ水平升高。近来,已经进行的几项大规模的病例研究中发现在截断点为40 mAU/ml时, PIVKA-Ⅱ诊断HCC的敏感性[2]高于AFP,更高于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癌胚抗原等[3,4]。自1984年,Liebman等[5]首次通过放射免疫法用PIVKA-Ⅱ的多克隆抗体(MU-3)测定了肝癌病人血清PIVKA-Ⅱ水平以来,目前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ECLIA)测定血清MU-3抗体的含量,间接反映PIVKA-Ⅱ的水平。但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地区关于患者血清PIVKA-Ⅱ在肝癌的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尚未全面开展。

患者血清、肝细胞肝癌、异常凝血酶原、发光免疫分析法、liver cancer、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癌、放射免疫法、多克隆抗体、诊断、阴性率、细胞发生、临床诊疗、甲胎蛋白、高尔基体、大陆地区、测定、病例研究、癌胚抗原、羧基化

R730.4(肿瘤学)

2015-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6-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肝癌电子杂志

2095-7815

11-9351/R

201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