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朝鲜越桔枝条蜡质组分及微观结构分析
为明确中国野生朝鲜越桔枝条蜡质特征,本研究以朝鲜越桔(Vaccinium koreanum Nakai)为试验材料,‘蓝丰’栽培品种(Vaccinium corymbosum)为对照.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蜡质晶体微观结构,并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两种材料蜡质组分和不同组分比例.SEM结果显示,朝鲜越桔有明显的蜡质层,晶体具倒伏片状和颗粒状不定型结构,分布不规则;‘蓝丰’则有极少量的倒伏片状蜡质晶体,且分布零散.GC-MS检测结果显示,朝鲜越桔含10种已知和少量未知成分,其蜡质组分为烃类、醇类、酰胺类、醛类、酚类、萜类、醚类、酯类、胺类、苯类、未知,所占比例分别为30%、23%、6%、2%、2%、9%、1%、2%、2%、6%、17%,碳原子共32种,分布在C8~C38之间;而对照材料‘蓝丰’只含有5种蜡质组分,具体为烃类、苯类、酯类、醇类和萜类,所占比例分别为73%、9%、9%、6%、3%,其中除烃类、苯类、酯类、醇类和萜类化合物为朝鲜越桔和‘蓝丰’共有外,酰胺类、醛类、酚类、醚类和胺类等化合物均为朝鲜越桔所特有,碳原子仅包括18种,分布在C9~C31之间.本研究表明中国野生朝鲜越桔枝条角质层具有明显的蜡质特征,这为该物种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于开发适宜北方区域抗寒、抗抽条且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新品种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朝鲜越桔(Vaccinium koreanum Nakai)、蜡质晶体、蜡质组分、扫描电镜、GC-MS
17
TB332;TG146.21;TQ17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大连金州新区科技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19-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454-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