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中国现状、国外经验与对策建议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0670.2018.09.005

人口问题:中国现状、国外经验与对策建议

引用
2017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目前,“抢人”大战硝烟未散,已有多地开始鼓励“造人”.但是,“抢人”的对象只是存量,如果中国长期维持超低生育率未来将无人可抢,因此不少省市已经开始布局未来的增量,辽宁、湖北、新疆等地纷纷出台了鼓励生育的福利政策.人口危机将是我国面临的头号问题:1)我国人口失衡问题严重:男女比重严重失衡,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劳动力短缺难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老龄化日趋严重,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压力增大.2)我国总和生育率极低,在低生育状态下2100年将出现倒“V”型趋势;3)我国生育率全球垫底.影响我国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1)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惯性难以消除,短时间很难改变人们的生育观;我国生育福利制度、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性政策远远不够,从而影响了生育意愿.2)经济因素:生育二孩使得育龄家庭不得不面临高昂的经济支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缓慢增长,物价上涨、房价奇高,“养不起”成了许多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的重要原因.除了生育二孩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我国家庭还承担着医疗、养老等多重负担.3)文化因素:我国育龄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呈现低迷态势,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育观念和生育目的发生了转变.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生育意愿的外在机制,社会环境和资源供给,家庭成员的意愿表达以及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会对生育意愿产生直接的影响.国外鼓励生育政策经验与教训: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瑞典等八国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鼓励生育对生育率的回升或延缓其下降有一定的作用,但政策绩效有较大差异.生育政策的指向,不仅要改变家庭生育的成本收益,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女性在工作-家庭的关系.国家公共机构应在分担家庭照料责任上主要作用,不能过度依赖企业或者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拥有充足的财力用于长期持续的、高强度的生育投入十分关键.最后,生育政策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只有在人们的低生育意愿与行为还未固化的时候进行政策调整,才有可能成功.尽早进行生育政策干预的若干建议:1)短期内,首先应全面放开生育,优先发展幼教产业和公共托幼服务,取消各地非户籍人口入学限制.2)中期内,建议建立生育基金制度,并妥善利用好存量的社会抚养费,通过花费较小的经济手段来鼓励家庭生育;延长产假并建立育儿假制度;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等等.3)长期内,待以上政策效应递减时,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对多孩家庭和女性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多孩家庭给予财政补贴.

人口问题、生育政策、生育率

C924.24(人口学)

2019-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7-4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发展研究

1003-0670

35-1041/F

2018,(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