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0313.2001.02.034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引用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又称非嗜铬性副节瘤,比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中腹胀满3个月余,无疼痛,不发热。查体:中腹部居中可触及4cm×5cm包块,质硬,活动度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无明显压痛。   B超检查:中腹腔腹主动脉左前方可见约6.75cm×7.5cm强回声光团,边界尚清,回声强弱尚均匀。B超提示:中腹部腹膜后占位,性质待定。   CT检查:中腹部正中略偏左可见一约4.5cm×5cm×5.5cm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匀,呈浅分叶状,边界清晰,腹主动脉受压向右后方移位(图1、2)。增强扫描肿块有强化。CT值75HU左右。CT诊断为中腹部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手术所见:肿物位于腹膜后,约5.75cm×6.75cm×6.5cm,有完整包膜,质中等,实性,与腹主动脉粘连。病理诊断:化学感受器瘤(偏向良性,但潜在恶性)。   讨论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偶有恶性。恶性生长快,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肿块可见强化。肿瘤可液化,出血和囊变。   由于本病与腹膜后其它肿瘤所显示影像学无特异性,CT定性诊断较困难,确诊有赖病理检查。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腹主动脉、增强扫描、腹部、良性肿瘤、肿块、定性诊断、病理检查、占位性病变、淋巴结转移、组织密度、周围组织、手术、生长缓慢、非嗜铬性、病理证实、病理诊断、边界、影像学

16

R735.4(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4-1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放射学实践

1000-0313

42-1208/R

16

2001,1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