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0289.2021.05.005
气学如何在"心"上做工夫?——以王廷相工夫论为中心
气学舍弃了"调息"、"运气"、"静坐"等宋明时期常见的言说形态,其工夫论的主轴是在心上做工夫.以气学代表人物王廷相为例,其建构在"心"上做工夫的具体路径为:通过"寡欲"确保人心处于"虚明"与"静定"的状态,为个体接受"义理"提供理论前提;进而建构"动静交养"与"知行兼举"的工夫论,使得从"知义"过渡到"行义"成为可能.在上述过程中,"集义"所产生的"浩然之气"作为沟通动与静、知与行之间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廷相将"浩然之气"与现实之气作了区分:"浩然之气"是道德性的,其作用于人心,必然导致"行义";而现实之气则是生理性的,无法与人的心灵产生共感,故而"调息"、"运气"、"静坐"等宋明时期常见的工夫形式被舍弃.这样的理论设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困难,包括如何在气论整体框架下安置具有道德义的"浩然之气",怎样处理"浩然之气"与现实之气的关联与差别,以及在"气"的元素缺位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身体修炼工夫论等等.
气学;王廷相;寡欲虚静;动静交养;知行兼举
63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亚儒学视域下的明代'气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9CZX030
2021-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