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F/ICSI-ET/FET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68/j.issn.2095-1558.2020.02.002

IVF/ICSI-ET/FET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新鲜胚胎移植(embryo-transfer,ET)及冷冻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后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FET后发生自然流产的夫妇115例,根据胚胎染色体结果分为异常组(74例)及正常组(4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助孕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VF/ICSI-ET/FET中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为64.3%,以非整倍体率(91.9%)为主.胚胎染色体异常组的女性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34.3±4.5)vs(32.2±4.5),P<0.05],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总量显著高于后者[(2935.5±1418.5)vs(2398±1014.9),P<0.05],男性年龄亦高于后者[(37.1±4.9)vs(35.3±5.2),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的男女性别比为1:2.4,女胎比例显著高于异常组(P<0.05).IVF与ICSI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女性年龄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8~1.204).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IVF/ICS-ET/FET后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但细胞培养法可能会降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女性年龄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VF/ICS-ET/FET治疗并不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冷冻胚胎移植

10

R714.21(妇产科学)

2020-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95-1558

11-9305/R

10

2020,1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