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洪武》和当代方言中的见开二——北京话溯源之一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中原》《洪武》和当代方言中的见开二——北京话溯源之一瞥

引用
本文考察中古开口二等七摄(梗江假蟹效咸山)的舒声见系字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的韵类分合及之后在当代官话方言中的演变和权威方言传播的层次.考察表明:(1)见开二在《中原》《洪武》两书归韵的唯一区别在于梗开二(除影母):《中原》一律归细音梗开三四,而《洪武》则除影母外一律归洪音曾开一.这一不同,在今官话方言中仍有反映:①与《洪武》基本相同的有汴洛和杭州、南京、合肥三市;②与《中原》基本相同的则仅限北京、济南及东北的白读,它们的文读却同《洪武》;其他官话亦同洪武.(2)两书的江开二均归宕开三,今多数官话亦如此;③异于两书,扬州、武汉、成都、长沙的江开二白读却归洪,与非官话方言相同.(3)假蟹效咸山五摄的见开二在两书中仍独立一类,不同于一等也不同于三四等.当代官话中它们已向不同方向归并:上述①②两型基本归细而③型则白读归洪.此外还有“擦洪塞细”的④型,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西北.(4)根据以上四型的地理分布并参考邻近非官话方言,以上四型可分别称为中部、东北部、南部和西北部官话.(5)从见开二的文白异读可以窥见:明代和清前期中期的权威方言是《洪武》型的中部官话,再向前可追溯到南宋皇室南迁之前的中原汴洛音和南迁后的方言岛临安官话,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官话和非官话东南方言的见开二的文读均源于此,并对明代之后的北京音产生了重要影响.

见开二、《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官话方言、明清权威方言、普通话字音规范

39

H172.1;H017;H315.9

《晚清民国时期北京话系统及探源研究》;审音原则的制定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清末民初北京话系统研究三个基金项目

2017-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9-1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方言

0257-0203

11-1052/H

39

2017,3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