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67X.2006.04.017
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的临床分析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不易与肿瘤残留或复发鉴别,常被误诊为肿瘤残留或复发而过度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童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的病例,探讨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此种病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初治淋巴瘤患者经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者共13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确诊后均予化疗.常规行CT检查评价疗效或追踪观察.纵隔出现新增肿块后,部分患者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ive electr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明确肿块性质,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因经济条件所限而不能做PET/CT检查者,予密切追踪观察.结果:10例患者起病时肿瘤即侵犯纵隔,3例患者起病时纵隔无肿瘤侵犯.9例在化疗结束后随诊期间出现胸腺增生,4例在维持治疗期间出现(均为淋巴母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T显示纵隔新增肿块影最大横径为2.2~6.0 cm,平均3.7 cm.胸腺增生距离上次化疗结束时间2~12个月,平均4个月.5例患者行PET/CT检查,均显示纵隔肿块无肿瘤活性.3例胸腺增生患者被误诊为肿瘤进展或复发,予二线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6年(中位时间4年),无肿瘤复发征象.结论:儿童淋巴瘤患者在强烈化疗后胸腺可出现反应性增生,临床上须避免误诊为胸腺恶性肿瘤而过度治疗.
恶性淋巴瘤/化学疗法、儿童、胸腺反应性增生/化学诱导
25
R733.1;R730.53(肿瘤学)
2006-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7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