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的调节:1940-197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卫国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体验的流变
1941年后,苏联文学中涌现了大量描写二战伤痛的战争主题作品.这在30年代的苏联是难以想象的,主要原因在于30年代的审查制度和社会心理层面苏维埃式自我认同的建立.然而,由于苏维埃时期的审查(包括“解冻”时期、70年代的停滞期),这些带有怀疑情绪的文学作品并没有能够得到传播.出于宣传苏维埃神话的目的,描写战时英勇战斗的文学作品却大行其道.因而,一系列可能出现的与西方社会反映战时伤痛的文学作品相呼应的伦理美学作品从苏维埃的公共视野里消失了.然而,一些未经审查的作品却得以在国外及知识分子圈的内部流传.反映战时伤痛的言论在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库内特·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宰场》).从40年代到80年代,诗歌(扬·萨图诺夫斯基、约恩·德根、尼古拉·班钦柯、康斯坦丁·沃罗比约夫、利迪娅·金斯伯格)及后来的摇滚乐歌词,都表现了对战争的困惑.直到90年代,这一主题才开始在战争文学(从维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到利诺尔·戈拉里克)中得到直接表达.
二战、集体创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受审查控制的俄罗斯文学、苏维埃审查制度、苏维埃式自我认同、扬·萨图诺夫斯基、约恩·德根、利迪娅·金斯伯格
2015-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