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21.01.008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2017年确诊为IFI的56例住院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胎龄、出院时间等,纳入168例非IFI患儿为对照组,收集病例资料,分析新生儿IF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结果:新生儿IFI的危险因素为:低球蛋白、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低白蛋白、低红细胞、低血小板、需输注血浆、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PICC总时间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OR:4.189,95%CI:1.527~11.489,P=0.044)、合并败血症(OR:3.719,95%CI:1.035~13.367,P=0.005)、使用抗生素种类多(OR:2.779,95%CI:1.537~5.025,P = 0.001)、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OR:1.039,95%CI:1.003~1.075,P=0.034)为新生儿IFI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1.6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58%).结论:临床怀疑新生儿IFI而病原学检查困难时,若新生儿存在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等高危因素,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尽早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病原学、重症监护病房

27

R722.1(儿科学)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儿科药学杂志

1672-108X

50-1156/R

27

2021,2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