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18.08.013
某儿童医院2014-2016年414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近几年某儿童医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药品的合理、安全使用及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4-2016年某儿童专科医院的ADR报告共414份.对患儿的性别、年龄、可疑的药物、给药途径、剂型、累及系统/器官、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4例儿童ADR中,男女比例2∶1,年龄(3.09±0.11)岁,13岁幼儿发生ADR最多(57.49%),47岁次之(31.88%),<1岁的婴儿ADR发生率远低于以上两个年龄段的儿童(6.7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5.41%),共涉及药物类别12类,其中引起ADR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抗菌药物(46.16%)、中成药(30.77%)、抗病毒药(15.38%);414例ADR共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共计488例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400例次(81.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和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各19例次(3.89%),胃肠系统损害16例次(3.28%)居第4位.结论:应针对儿童用药风险多加防范,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儿童合理、安全用药,尽量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24
R969.3(药理学)
2018-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