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东部福安堡钼矿床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研究
吉林福安堡钼矿位于兴蒙造山带东缘,处于西拉沐伦-长春-延吉缝合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辉钼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为中低温(123.8~257.8℃)、中低盐度(1.39%~17.47%NaCleqv)流体;晚阶段流体为低温(101.3—134.6℃)、低盐度(0.18%-5.85%NaCleqv)流体。流体成分均以H2O为主,含CO2、CH4等少量挥发分,属于NaCl-H2O体系。流体成分均以H2O为主,含少量挥发分CO2、CH4,属于NaCl-H2O体系。各阶段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特征为:δ^18OH2O=-0.5‰--4.4‰、δD=-78‰。~-102‰,说明成矿流体是岩浆热液与古大气降水混合而成,成矿阶段S同位素研究表明,福安堡钼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深源岩浆,流体的混合作用是造成福安堡辉钼矿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矿石中8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66.9~169.9Ma、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68.22±0.87Ma、等时线年龄为171±3Ma,表明福安堡钼矿形成于燕山早期,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
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成矿时代、福安堡钼矿、吉林中东部
48
P618(矿床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11503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2M510510;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16-1011-6
2013-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5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