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原位透射电镜方法的综合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281.2023.05.007

锂离子电池原位透射电镜方法的综合比较

引用
锂离子电池(LIB)技术已成为目前最重要、最有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愈发强烈,发展下一代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内部结构的演化.作为一种能够对精细结构进行多方面表征的工具,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in situ TEM)拥有原子尺度的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可以施加外电场实现实时观测和分析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化和相变机制.因此,该原位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发展.其中两种主要的研究体系,开放池(open cell)与液体池(liquid cell)均为研究的热点却一直以来缺少详细的对比总结.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开放池(open cell)与液体池(liquid cell)的内部结构,并将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和SEI形成与锂枝晶生长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举例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最后详细总结二者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以期对未来两种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的应用提供指导.

原位电镜、开放池、液体池、电池材料、结构演化

42

O766+.1;TB34;TG115.21+5.3(晶体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075317

2023-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15-62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电子显微学报

1000-6281

11-2295/TN

42

2023,4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