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微粒包体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509/j.georeview.2022.09.025

暗色微粒包体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吗?

引用
暗色微粒包体常见于钙碱性花岗岩中,已普遍被认为是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暗色微粒包体可以具有很大负值的全岩εNd(t)值和锆石εHf(t)值,及大于0.710的全岩[n(87Sr)/n(86Sr)]i值,不存在幔源岩浆混合的痕迹;而且,大多数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在晶体化学、形成年龄、全岩和锆石同位素成分等方面显示出完全相似的特征,反映出两者在时空与物质上都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笔者认为,暗色微粒包体不应该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基于包体岩浆极小的体量和稍晚的侵位(相对于寄主花岗岩),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方式:同造山花岗岩浆的主动上侵造成岩浆房内的"负压力"而导致岩浆房下部呈晶粥状态的闪长质层发生等温减压熔融作用,从而形成体量极小的包体岩浆;并即时"注入"地壳上部尚未固结的寄主花岗岩中,快速冷凝形成暗色微粒包体.因此,暗色微粒包体不能被视作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

暗色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壳幔作用、花岗岩、岩浆房

69

P588.12;P618.41;P3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47

2023-0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6-8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论评

0371-5736

11-1952/P

69

2023,6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